搜索
首页
Home
热点
Nav
要闻
Nav
生态
Nav
产经
Nav
问道
Nav
经济
Messages
科技
Nav
文旅
Nav
康养
Nav
乡野
Nav
商帮
Nav
教育
Nav
聚焦
Nav
视频
Nav
合作共赢
Nav
浙江嵊州“五一”文旅好戏连台,游客量同比增长14.3%
浙江嵊州“五一”文旅好戏连台 游客量同比增长14.3%
“五一”假期,以越剧、小吃、山水美景在文旅圈闻名的嵊州,迎来文旅市场的再次“出圈”。据统计,假日期间,
嵊州全域接待游客4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3%,旅游收入达3.26亿元,游客量增幅、过夜游增幅均位列绍兴市第一
。
从千年古街的国潮快闪到山野秘境的越野赛事,从舌尖上的嵊州小吃到科技赋能的沉浸式演出,嵊州以“传统+潮流”的创新模式,打造了一场文旅盛宴。这场“出圈”的背后,更是嵊州深挖文化IP、跨界融合业态、精准满足多元需求的系统性策略。
特色活动引客来
嵊州老城·东前街无疑是假期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
以“东前有花有Young,好事会发生”为主题,“五一”假期,这里上演了“越女天上来”汉服舞、唐伯虎点秋香互动剧、越剧戏服T台秀等沉浸式活动。漫天花雨下,舞者身着霓裳翩然起舞,古街老墙与现代光影交织,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唯美瞬间。
“‘越女飞上天’的表演,在抖音、小红书传播度都非常高,5月1日当天就接待了约3.5万人。”东前街运营负责人谷丞挺介绍,假期里,非遗市集、越剧表演、国潮音乐等主题板块轮番上演,整个假期游客近15万人次。
在越剧小镇,剡溪之上,随着古乐渐起,身着锦绣霓裳的吉祥天女自云端而来,身姿轻盈,洒下片片花瓣,而更为新奇的是仰望U8的应急浮水(封闭路段)区,众多游客亲身体验比亚迪仰望U8的应急浮水功能,玩转科技新高度。台州游客张小龙兴奋地说:“没想到在小镇除了越剧,还能玩转高科技。”
夜幕降临,美妙三公里城市阳台人声鼎沸,嵊州“嵊声不息”音乐会邀请了众多知名歌手、乐队登台演唱。与此同时,越剧艺术学校内,沉浸式实景越剧《梦回大观园》正在上演。现代视角重构的“红楼”故事,首场演出门票开售即罄。
商贸活动促消费
“五一”假期的嵊州街头,美食依然是最生动的文旅名片。越秀路、富豪路的小吃店排起长队,嵊州小笼包、榨面、炒年糕的香气弥漫街巷。“为了吃一口地道的豆腐小笼,我们排队半小时也值。”广州游客陈先生笑着说。
在越秀路路口的嵊州小吃旗舰店,来自杭州的游客杜女士和家人们点了十多样嵊州小吃,碗碟摆了满满一桌,用餐期间,一旁还有专业的越剧演员现场唱起折子戏,大家边吃边拍,不亦乐乎。“过足了‘嘴瘾’,也‘喂饱’了手机。”杜女士说。
“光是小笼包,一天就能卖出300份。”市场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沈瑜告诉记者,这家嵊州小吃旗舰店在4月底刚刚开业,“五一”假期间人气火爆,除了多种口味的招牌小笼包热卖,麦镬、年糕、榨面、汤包等特色风味小吃也受到大家的欢迎,生意好的时候,店里一天翻了350桌,招待了1500余名食客。
嵊州首届美好生活汇也成为假期消费新引擎。这场融合汽车、房产、家电、美食的综合性展会,3天成交额超4000万元。汽车展区汇聚比亚迪、特斯拉、小鹏等30余
个品牌,成交205台;房产展销区集中展示了9个主力楼盘,达成购房意向97组,直接成交10套。“活动集吃喝玩购于一体,对老百姓太方便了。”市民方先生点赞。
“运动+户外”赋能乡村游
“五一”假期,在贵门乡举行的2025“浙东唐诗之路”全国登山赛暨浙江嵊州宋韵贵门户外运动挑战赛成为了体育赋能文旅的又一典范。
赛事以“壮游山水 一路‘嵊’风”为主题,赛道串联鹿门书院、南山湖等文化地标,吸引1300名选手参赛。“跑步时仿佛穿越千年诗画,补给站还有小笼包、年糕,完赛体验太独特。”12公里女子组冠军马春月感慨。
据悉,这场“体育+文旅”的盛宴,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超千万元,展现出“体育+文化+旅游”的叠加效应。
青山绿水中间,露营也成为假期热门。西白山、舜皇山、小乌溪江畔......露营帐篷星罗棋布,成为了游客享受大自然之美的集合地。在三王堂村8000平方米的茶多酚乐园草坪上,孩子们奔跑放风筝,来自上海的游客丁星宇支好天幕,感慨道:“山风拂面,满眼青绿,这才是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
据石璜镇党委书记宋亮介绍,当地通过抱团发展,串联起小昆星宿、西白山茶园、白雁坑香榧林等特色文旅项目,打造了一系列网红景点,给游客带来更丰富、更有可玩性的户外体验。“五一”假期,当地接待游客超2.28万人次,冷泡茶等土特产首日便被抢购一空。
从数据增长到口碑“出圈”,这个“五一”,嵊州用一场传统与潮流的“双向奔赴”,证明了文化底蕴与创新表达的结合,正是文旅破圈的“金钥匙”。假期虽已落幕,但文旅创新之路仍在延伸。依托“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的深厚底蕴,嵊州正以更年轻的姿态,邀世界走进这座“富乐之城”。
已无更多数据
以“东前有花有Young,好事会发生”为主题,“五一”假期,这里上演了“越女天上来”汉服舞、唐伯虎点秋香互动剧、越剧戏服T台秀等沉浸式活动。漫天花雨下,舞者身着霓裳翩然起舞,古街老墙与现代光影交织,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唯美瞬间。
“‘越女飞上天’的表演,在抖音、小红书传播度都非常高,5月1日当天就接待了约3.5万人。”东前街运营负责人谷丞挺介绍,假期里,非遗市集、越剧表演、国潮音乐等主题板块轮番上演,整个假期游客近15万人次。
在越剧小镇,剡溪之上,随着古乐渐起,身着锦绣霓裳的吉祥天女自云端而来,身姿轻盈,洒下片片花瓣,而更为新奇的是仰望U8的应急浮水(封闭路段)区,众多游客亲身体验比亚迪仰望U8的应急浮水功能,玩转科技新高度。台州游客张小龙兴奋地说:“没想到在小镇除了越剧,还能玩转高科技。”
夜幕降临,美妙三公里城市阳台人声鼎沸,嵊州“嵊声不息”音乐会邀请了众多知名歌手、乐队登台演唱。与此同时,越剧艺术学校内,沉浸式实景越剧《梦回大观园》正在上演。现代视角重构的“红楼”故事,首场演出门票开售即罄。
商贸活动促消费
“五一”假期的嵊州街头,美食依然是最生动的文旅名片。越秀路、富豪路的小吃店排起长队,嵊州小笼包、榨面、炒年糕的香气弥漫街巷。“为了吃一口地道的豆腐小笼,我们排队半小时也值。”广州游客陈先生笑着说。
在越秀路路口的嵊州小吃旗舰店,来自杭州的游客杜女士和家人们点了十多样嵊州小吃,碗碟摆了满满一桌,用餐期间,一旁还有专业的越剧演员现场唱起折子戏,大家边吃边拍,不亦乐乎。“过足了‘嘴瘾’,也‘喂饱’了手机。”杜女士说。
“光是小笼包,一天就能卖出300份。”市场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沈瑜告诉记者,这家嵊州小吃旗舰店在4月底刚刚开业,“五一”假期间人气火爆,除了多种口味的招牌小笼包热卖,麦镬、年糕、榨面、汤包等特色风味小吃也受到大家的欢迎,生意好的时候,店里一天翻了350桌,招待了1500余名食客。
嵊州首届美好生活汇也成为假期消费新引擎。这场融合汽车、房产、家电、美食的综合性展会,3天成交额超4000万元。汽车展区汇聚比亚迪、特斯拉、小鹏等30余
个品牌,成交205台;房产展销区集中展示了9个主力楼盘,达成购房意向97组,直接成交10套。“活动集吃喝玩购于一体,对老百姓太方便了。”市民方先生点赞。
“运动+户外”赋能乡村游
“五一”假期,在贵门乡举行的2025“浙东唐诗之路”全国登山赛暨浙江嵊州宋韵贵门户外运动挑战赛成为了体育赋能文旅的又一典范。
赛事以“壮游山水 一路‘嵊’风”为主题,赛道串联鹿门书院、南山湖等文化地标,吸引1300名选手参赛。“跑步时仿佛穿越千年诗画,补给站还有小笼包、年糕,完赛体验太独特。”12公里女子组冠军马春月感慨。
据悉,这场“体育+文旅”的盛宴,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超千万元,展现出“体育+文化+旅游”的叠加效应。
青山绿水中间,露营也成为假期热门。西白山、舜皇山、小乌溪江畔......露营帐篷星罗棋布,成为了游客享受大自然之美的集合地。在三王堂村8000平方米的茶多酚乐园草坪上,孩子们奔跑放风筝,来自上海的游客丁星宇支好天幕,感慨道:“山风拂面,满眼青绿,这才是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
据石璜镇党委书记宋亮介绍,当地通过抱团发展,串联起小昆星宿、西白山茶园、白雁坑香榧林等特色文旅项目,打造了一系列网红景点,给游客带来更丰富、更有可玩性的户外体验。“五一”假期,当地接待游客超2.28万人次,冷泡茶等土特产首日便被抢购一空。
从数据增长到口碑“出圈”,这个“五一”,嵊州用一场传统与潮流的“双向奔赴”,证明了文化底蕴与创新表达的结合,正是文旅破圈的“金钥匙”。假期虽已落幕,但文旅创新之路仍在延伸。依托“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的深厚底蕴,嵊州正以更年轻的姿态,邀世界走进这座“富乐之城”。
已无更多数据
分享到: